【品种】苋菜的品种及栽培技术介绍有哪些?


成株高22厘米左右 。 全株有15片叶, 大叶长7厘米, 宽6厘米, 卵圆或圆形, 叶缘近全缘;叶片正面绿色(或绿色杂有紫红色斑晕, 或全为深紫红色), 背面粉绿色, 叶柄及茎均为绿色(或深紫红色);茎、叶上均有白色短茸毛 。 嫩株茎、叶柔软宜熟食, 别具风味 。 耐热、耐旱性强, 耐寒性弱, 抗病虫能力较强, 但有时易患白锈病 。 在温暖、水肥充足条件下, 生长迅速, 播后20余天即可收获 。 采收要及时, 否则纤维增多, 品质降低 。 一般亩产2000千克 。
【【品种】苋菜的品种及栽培技术介绍有哪些?】

【品种】苋菜的品种及栽培技术介绍有哪些?

文章插图

成株高22厘米左右 。 全株有14片叶, 叶片较大, 大叶长13厘米, 宽6厘米, 长卵形, 叶缘近全缘, 深紫红色, 叶片周缘为绿色;茎浅绿色, 基部带紫红色, 茎叶均有白色短茸毛 。 嫩株茎、叶肉厚质嫩, 宜熟食, 别具风味 。 耐热、耐旱性强, 耐寒性弱, 抗病虫能力较强, 生长速度比圆叶苋菜略慢, 播后40天左右即可收获 。 一般亩产2500千克左右 。
成株高22厘米左右 。 全株12片叶, 叶片较狭长, 大叶长7厘米, 宽3.6厘米, 为宽披针形, 灰绿色带深紫红色或全为深紫红色, 叶缘近全缘;叶柄及茎均为紫红色, 叶、茎上布满白色短茸毛 。 嫩株肉质略粗, 含纤维多, 宜熟食, 别具风味 。 耐热、耐旱性强, 耐寒性弱, 但比圆叶苋菜稍耐寒, 抗病虫能力较强, 生长速度与大叶红苋菜仿佛 。 亩产1500千克 。
选择地势平坦, 排灌方便, 杂草少的地块, 做平畦, 施足基肥, 浇足底水, 撒播后覆土 。 每亩播种量500克左右, 不良条件下或增加采收次数时应加大播种量 。 以采收嫩茎为主的可育苗移栽, 株行距0.33米 。
【品种】苋菜的品种及栽培技术介绍有哪些?

文章插图

播种至出苗, 早春播种的需8天--12天, 夏秋季播种的只需4天--6天 。 出苗后及时锄草、浇水、间苗、追肥 。 夏秋季栽培需加强肥水管理, 否则急速开花结实, 影响品质和产量 。 播种后40天--45天, 当苗高10厘米--12厘米, 具有5片--6片叶时, 陆续间垄采收 。 采收后追肥 。 苋菜主要以其嫩叶为食, 因此采收要及时, 否则纤维增多, 品质降低 。
春、秋播种的苋菜均可留种, 5月播种的至8月方能收种, 每亩可收种子100千克左右;7月播种的在10月收种, 每亩可收种子75千克 。 留种田要去杂、去劣, 按株行距25厘米留健壮植株 。 一般从播种到种子成熟需100天--120天 。

    推荐阅读